东莞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专业塑胶模具制造设计/注塑/组装/ODM/OEM

大银塑胶:为好设计制造,让客户的产品快速上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大银问答 » 模具材料深冷处理:定义、核心目的与实操流程解析

模具材料深冷处理:定义、核心目的与实操流程解析

返回列表
来源: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10-07 18:48:43
    模具材料深冷处理是塑料模具厂优化高合金钢性能的关键热处理环节,通过在超低温环境下促使材料内部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配合后续回火,最终实现模具硬度提升、尺寸长期稳定的目标,尤其适配对精度和寿命要求高的注塑模具(如精密3C件模具、高耐磨齿轮模具),具体解析如下:
    一、核心定义与作用:解决高合金钢性能短板
    深冷处理是模具材料淬火后的关键后续工艺,针对马氏体转变点(Ms点)高于室温的高合金钢(如D2、SAM97、ELmax):
    核心作用1:提升硬度与耐磨性:通过超低温(通常-140℃)处理,将淬火后残留的不稳定奥氏体(易导致模具使用中变形)转化为稳定马氏体,使模具硬度提升2-3HRC(如D2材料经处理后硬度可达60-62HRC),延长模具寿命(从30万模次提升至50万模次以上);
    核心作用2:保证尺寸稳定性:残余奥氏体完全转变后,材料内部组织不再随使用环境变化,避免模具在长期注塑过程中因组织相变出现型腔尺寸偏差(如精密连接器模具公差可稳定在±0.005mm内)。
    二、标准实操流程:超低温+控温回火,规避变形风险
    深冷处理需与回火协同进行,且全程控制温度变化,避免模具开裂或变形,典型流程如下:
    预处理校准:将模具工件(如型腔模块、型芯)在淬火后,先在室温至100℃区间进行恒温校准,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为超低温处理做准备;
    超低温深冷:将校准后的工件直接移入-140℃深冷处理槽,全程不取出炉体,避免工件因温差过大(超200℃)产生热应力导致开裂;

    协同回火:深冷后工件在-140℃至230℃区间缓慢升温,进入回火阶段,同时通入99.99%高纯氮气保护,防止工件表面氧化或产生裂纹;

模具材料深冷处理

    循环优化(针对特定材料):如D2材料需重复3次“-140℃深冷→230℃回火”循环,确保残余奥氏体转化彻底;而回火温度需高于230℃的钢材(如SAM97、ELmax、ASP23),则改用真空回火炉,通过高纯氮对流控温,保证工件各部位温度均匀(温差≤±2℃),同时缩短回火时间30%。
    三、材料适配性:针对不同模具钢的差异化处理
    深冷处理需根据模具钢特性调整参数,避免“一刀切”导致性能不达标:
    D2等低回火温度钢:适用“3次深冷-回火循环”,利用低温回火(230℃)进一步稳定马氏体组织,适配高耐磨需求的模具(如塑料齿轮模具);
    SAM97、ELmax等中高温回火钢:因回火温度高于230℃,需用真空回火炉,以高纯氮为热传导介质,通过定向吹风实现均匀加热,适配对韧性和耐腐蚀性有要求的模具(如透明PC件模具、医疗级塑件模具)。
    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制造商。公司成立于1989年,专精于开模、注塑、后加工及电子组装等相关制程。除代工服务外并研发自有产品可供客户直接贴牌定制生产,拥有5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30年模具开发经验,50多位研发人员,100多台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