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加工厂家:模具CNC加工安全核心关注点与操作规范
来源: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10-03 21:18:57
模具CNC加工安全依赖高速主轴(转速8000-15000r/min)、精密刀具(如直径2-10mm立铣刀),且涉及工装夹持、坐标设定等复杂操作,安全风险集中在机械伤害、设备损坏两类。模具制造加工厂家需围绕“人-机-环境”建立规范,具体核心关注点如下:
一、设备操作:严守“非接触+闭环防护”原则
CNC机床运转时需规避高速部件接触风险:
禁止触碰关键运动部件:设备运行中,除操作面板(参数设定、程序调用)外,严禁接触高速旋转的主轴、刀具(易引发断刀飞溅、手部划伤),及移动的工作台(行程可达1-3m,碰撞力超500N);
安全门强制闭环:CNC机床安全门未完全闭合时,需确保设备无法启动(通过行程开关锁定);加工中若需观察型腔状态,仅可通过透明防护窗查看,禁止开启安全门。
二、异常处理:“先停机+再排查”流程不可破
遇设备异常(如刀具崩损、工装移位)需按标准步骤处理:
第一时间触发急停:发现断刀、异响、坐标偏移时,立即按下红色急停按钮,待主轴完全停稳(通常需3-5秒)、工作台静止后,再切断机床总电源;
禁止“带故障操作”:如型腔加工出现振纹,不得继续运行程序,需检查刀具夹持精度(跳动≤0.005mm)、主轴刚性,确认无风险后重新对刀。
三、人员管理:落实“专人专责+持证操作”
CNC加工需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双重达标:
建立专人负责制:仅允许经“CNC专项培训”(含设备结构、程序编写、应急处理)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操作,未培训者取消操作资格;
维修权限严格划分:设备故障(如主轴异响、伺服电机报错)需由车间指定的CNC维修人员处理,非指定人员不得拆解主轴、修改电气参数(易导致精度失准或安全锁失效)。
四、基础规范:从“操作到交接”全流程管控
日常操作需兼顾安全与设备维护:
班前点检与环境整理:开机前检查安全防护装置(如主轴防护罩、红外安全光栅)是否完好,清理工作台碎屑(避免影响工装定位),保持作业区通道畅通(宽度≥1.2m);
记录与交接闭环:如实填写《CNC加工记录表》,标注设备运行参数(如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异常情况(如刀具损耗量);交接班时需共同检查安全装置(急停按钮、安全门开关)功能,确认无隐患后签字交接。
五、防护与故障:“预防+追溯”双保障
防护设备定期校验:每月检查CNC机床安全附件——红外光栅(检测距离0.5-2m,遮挡后需立即停机)、刀具断刀检测器(响应时间≤0.1秒),若出现损坏需停机修复,验收合格后方可重启;
故障处理留痕:发生断刀、碰撞等事故时,需保护现场(不移动工装、不删除程序),立即上报车间主管,记录故障时间、现象、处理过程,用于后续安全培训案例。
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制造商。公司成立于1989年,专精于开模、注塑、后加工及电子组装等相关制程。除代工服务外并研发自有产品可供客户直接贴牌定制生产,拥有5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30年模具开发经验,50多位研发人员,100多台注塑机。